對賭式賣殼陷窘境 國資接盤輸贏幾何
對賭式賣殼陷窘境 國資接盤輸贏幾何
入庫時間:2021-09-29|字體:| 下載收藏 語音播報
作者:吳正懿  來源:上海證券報
研究顯示,2019年推出控制權變更方案中包含業(yè)績對賭條款的9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沒有完成業(yè)績對賭,占比達77.78%,更有4家在2020年出現了巨額虧損。值得一提的是,9個案例中有7個接盤方為國資。

由于賣殼對賭爭端,萊茵體育前后兩任控股股東“對簿公堂”。公司日前公告,控股股東成都體投集團收到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關于本次仲裁事項的受理通知,其訴求是要求原控股股東萊茵達控股依約履行業(yè)績補償義務。

出售控股權綁定業(yè)績承諾的做法,可追溯到2017年中超控股的易主方案,時任大股東中超集團作出了為期5年的業(yè)績對賭,系A股首例“對賭式賣殼”,但該交易最終并未完成。之后,不少控股權轉讓案例效仿對賭模式,買家多為國資平臺。據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目前類似萊茵體育這樣未能完成業(yè)績承諾的案例為數不少,多 ……
繼續(xù)閱讀(剩余:84.62%)
請登錄后識別閱讀權限!

掃碼在手機上打開本文
DN:N01291320210929N
? 2003-2025 國資數據中心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均不得轉載有    網安備51019002001697號